妈妈乳腺炎可否继续哺乳?

  我母乳喂养两个多月了,患上乳腺炎,又胀又痛,宝宝一吮吸感觉更痛,我本想坚持母乳喂养的,但担心宝宝会吸入带菌的乳汁,请问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还能继续母乳喂养吗?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主任张建平教授:

  因为乳腺炎就停掉母乳喂养的做法并不正确,非化脓期的产后乳腺炎停止哺乳喂养,不但会加重乳汁淤积,迁延病情,也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这一误区归因为新妈妈对产后乳腺炎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患病期间难以为宝宝合理哺乳。

  产后乳腺炎是产褥期多发病,常见于产后3-4周哺乳喂养的新妈妈。一般而言,产后乳腺炎以细菌侵入引发的急性乳腺炎为主,具体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明显胀痛,严重时可伴有全身高热,形成乳房局部脓肿。抗生素类药物在病情早、中期阶段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症状,必要时配合手术治疗。相关症状往往会引发焦躁情绪,是妈妈惧怕喂奶,不利于新妈妈们的身心健康。

  乳汁是细菌生长的理想场所,乳汁淤积引发的细菌感染是产后乳腺炎发病的根本原因。导致乳汁排出不畅的原因较为多样,新妈妈先天性的乳头发育不良,如乳头短小或凹陷,会使宝宝吸吮困难,无法吸出乳汁,进而导致乳汁淤积。解决的办法主要是要在怀孕之前经常牵拉,摩擦乳头,改善乳头状况,但在怀孕早晚期要避免频繁刺激乳头,避免由此导致流产的发生。

  新妈妈乳头皮肤较为娇嫩,在喂奶时如果宝宝没有含住乳头或者大部分乳晕,容易导致乳头糜烂、皲裂和破溃,此时宝宝口腔中或外来的细菌就有机会通过破溃处侵入乳房。

  不合理的哺乳时间安排也会因宝宝只吃一点奶水或者拒奶而出现涨奶的发生,应该做到哺乳时间相对固定,少喂勤喂。新妈妈产后抑郁也相对常见,情绪的低落也会导致哺乳异常,免疫力下降的发生。此外,妈妈所穿内衣非棉质或不洁,也有可能会使乳导管阻塞,乳汁无法顺利排出。

  在乳腺炎发生的早期,乳房不一定形成积乳肿块,或仅表现为局部的红肿和压痛,可伴有轻度发烧。此时,合理哺乳有助于淤积乳汁的排出,保持乳导管的通畅,缓解乳房胀痛,所以可以为宝宝正常喂奶。适当的按摩乳房也有助于乳汁的有效排出,具体做法是单手托住乳房,用另一手的指腹从乳房周边部开始向乳头方向轻轻按压,不可用力挤压或者旋转按压,使乳腺管充盈乳汁,保证宝宝能够容易吸吮到充足的乳汁,每日1-3次,每次15-30分钟为宜,双乳交替进行,哺乳时间也可在原来的安排下适当延长。乳房疼痛较为剧烈时,冷敷患处可在一定程度下缓解疼痛。如果哺乳过后乳汁仍有剩余,可用吸奶器帮助排出乳汁,同时要注意保持吸奶器的清洁,防止外源性感染的发生。此外,由于头孢类和青霉素等抗生素会有微量经过乳汁排除,在乳腺炎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该注意由此可能导致的宝宝过敏或者肠道菌群失调等问题发生。

  若新妈妈在产后乳腺炎早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病情将快速发展,淤积的乳汁将凝结成块,患处变硬,疼痛明显加剧,最终可能形成积脓,同时会伴随高烧,颤抖,全身无力等症状。此时,为了避免哺乳对母婴双方的不利影响,患侧乳房应该立刻停止哺乳,健侧乳房可继续哺乳,按需为宝宝搭配牛乳喂养。患侧乳房应停止按摩,因为此时乳导管已经严重阻塞,按摩乳房不但不利于乳汁的排出,反而会使患处继续积乳,进一步加重病情。患侧乳房分泌的乳汁可借助吸乳器吸出,或不用处理,等待患侧乳腺自然退乳。只有在感染特别严重,脓肿需要手术切开患处,或者为控制病情使用大剂量会随乳汁分泌的抗生素类药物时才需要彻底停止喂奶。此时治疗主要以静脉输液,给予敏感性抗生素或者光谱抗生素为主,借此有效控制感染,缓解全身症状。患处脓肿明显,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时,可考虑切开患处,排除脓液,避免败血症的发生。在病情完全康复后,如有需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回乳,继续母乳喂养。

  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 通讯员 王海芳 袁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