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事关后代健康
俗话说:“金水银水不如妈妈的奶水”。但在坚持母乳喂养的道路上,“拦路虎”总是层出不穷。在此,专家强烈呼吁,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一定要坚持给孩子喂母乳。
三大原因导致母乳喂养率低
目前,我国纯母乳喂养率很低,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本报通过“生命时报”官方微博、微信,同时联合39健康网、新浪网健康频道进行的调查显示,问及0~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何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时,28.1%的人认为是产妇自身原因,如觉得奶水不够等;22.9%的人选择母乳喂养知识普及不够;22.7%的人认为是奶粉营销太猖狂;20.4%的人则归因于喂养环境不好。
除上述原因外,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中国妇幼营养学会主任委员苏宜香认为,导致中国母乳喂养率低还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政府支持力度有待提高。中国每年新生儿1600万,但新妈妈的产后假期、哺乳时间不充裕,返回工作岗位后挤奶条件差。有数据显示,93%的企业单位没有配备母乳喂养室。这些都导致妈妈们最终放弃母乳喂养。
二是哺乳技术支持不够。在一些发达国家,如何母乳喂养会有家庭医生指导,但我国因医疗资源相对不足,新妈妈遇到喂养困惑时,很难从专业机构获得帮助。
三是社会支持力度不够。在媒体、公共场合,我们很少能看到母乳喂养的公益广告,公共场所的母乳喂养室也严重不足。
母乳喂养的强大好处
“在任何阶段,再好的奶粉都无法赶超母乳,二者是两条永远的平行线,不可能有交叉点。”苏宜香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第一,母乳是“一对一”的,妈妈能给自己的宝宝最合适的营养,母乳的成分能与宝宝的生长配合得十分精准;第二,母乳中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会发生变化,随时适应宝宝的营养需求变化;第三,母乳的营养配比更合理。
综合国内外研究,母乳喂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以下好处:
不易感染。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保健学系主任汪之顼说,对比研究发现,0~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与其他喂养方式的宝宝相比,腹泻、肺炎等感染风险更低,死亡风险也更低。
减少过敏。汪之顼说,1966~2001年,至少有56项针对母乳喂养与过敏的研究获得明确结论,母乳喂养对过敏性疾病有保护作用。
预防肥胖。分析28项相关研究后发现,与配方奶相比,母乳喂养可降低15%未来发生肥胖的风险,这可能与母乳中蛋白质含量较低有关。
更聪明。英国国王学院泰瑞·默菲特教授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与奶粉喂养的孩子相比,经母乳喂养的孩子智商得分平均高6~7分。
更抗压、少抑郁。瑞典和英国的专家发现,经母乳喂养长大的孩子,抗压能力更强。德国一项新研究还发现,儿时母乳喂养的孩子,成年后患抑郁症的风险相对较小。这可能是因为早期的母子身体接触能给孩子安全感,更能促进母子感情。
此外,母乳喂养对妈妈也十分有益,比如有利于加速子宫收缩,加快恶露排出,身材恢复得也更快;可降低患卵巢癌、乳腺癌等癌症的风险;预防骨质疏松症;减小类风湿性关节炎风险;降低高血压风险等等。
专家详解几大疑惑
国际母乳会资深哺乳辅导陈攀说,配方奶粉只发明了100多年,而人类繁衍历经万年,每个妈妈都应自信,能为宝宝提供足够的母乳,不能一遇到问题就放弃。而必须要吃奶粉的孩子,家长也要了解科学知识,正确喂养,切忌盲目迷信奶粉。
1.如何做好“开奶”准备?
陈攀表示,自然分娩是母乳喂养的良好开端,有利于尽早实现正确的含乳姿势和频繁哺喂,所以产妇应尽量顺产。但无论顺产还是剖腹产,都应该做到早接触,早吮吸。最好宝宝一出生,就做到母婴同室,把宝宝放到妈妈胸前开始吮吸。一般来说,宝宝一出生,妈妈就会有初乳供应,但量比较少,也不容易挤出来,因此非常宝贵。新生儿的胃只有玻璃球那么大,几滴初乳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好的一餐,所以妈妈不可心急,初乳没出来就急着添加奶粉。
2.如何判断奶水够不够吃?
如果0~6个月的宝宝1天能尿湿5~6个纸尿裤,就说明孩子吃得饱,不能的话应想办法增加母乳。
3.生病吃药能喂母乳吗?
陈攀说,药物确实会通过血液进入母乳中,但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对宝宝产生影响,感冒、发烧等情况下都可母乳喂养。多数药物经试验表明适合产妇服用,不放心的话,可以让医生尽可能使用副作用较小的药物。不过,服用激素类药物,或其他药监部门发布的对母乳有影响的药物应遵医嘱。
4.职场女性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专家艾薇·梅克琳说,上班族妈妈应利用产假期间让宝宝频繁吸吮,使乳汁丰盈分泌,同时提前储存母乳。建议购买吸奶器,白天至少吸奶3~4次,充分利用夜间泌乳素分泌高峰让宝宝吮吸。
5.出奶量太少怎么办?
陈攀说,母乳的分泌有个神奇的“黄金平衡”原则,宝宝吃得越多,分泌得也就越多,一定要让宝宝多吮吸。母乳应“按需喂养”,孩子什么时候想吃就让他吃,想吃多久就吃多久。如果短时间内无母乳,可用别人赠送的母乳喂养。不少国家已成立“母乳银行”。
6.什么时候断奶?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0~6个月进行纯母乳喂养,之后可添加辅食,并鼓励母乳喂养到2岁。1岁后如果断奶,建议家长想方设法保证孩子饮食均衡、多样,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别把营养摄入寄托在奶粉上。
7.哪些人需要配方奶粉?
苏宜香说,哪些人不能母乳喂养,要遵循临床医生的建议。汪之顼表示,如果妈妈是传染病患者或病原携带者(如性病、艾滋病等)且处于传染期,或患有精神疾病、较严重的乳腺疾病,以及有因病用药所致的母乳禁忌等,需要用配方奶粉人工喂养。苏宜香建议,妈妈最好选择品牌可信度高的配方奶粉,如果不太会读配方奶粉的营养标签,可以在儿童保健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喂养奶粉的时间不宜过长,可以在宝宝6个月后逐渐减少奶粉量,逐步添加辅食;一般在1到1岁半停止奶粉喂养;2岁后可改喝全脂鲜奶,并合理搭配辅食。本报记者 江大红 吴 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