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前必做6大规划
在得知怀孕那一刻起,全家人满心喜悦的迎接宝宝到来,却有不少人忘了自己的角色在此刻已然转变,面对人生重要的课题与改变,如何让自己能够更顺利的 度过情绪与生活可能会面临的障碍;如何在照顾自己之余也能陪伴家人,互相扶持?本篇请到两位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提供专业建议,供各位新手爸妈们做为参考!
宝宝加入 生活大不同
人生若面临突然之间的角色转变,可能会因为不同或是更大的责任与压力而对自己有着更高的期待,但是往往在过程中太用力的想要把事情做好,反而让自己陷入一种疲累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尤其宝宝刚出生时,夫妻间可能遇到的状况可能会令人感到措手不及,例如因为夫妻其中一人必须照顾宝宝,另一人需要外出工作,造成夫妻间生活失去 交集;或因为妈妈担心爸爸不会照顾宝宝、照顾的不好或是不用心陪伴家人,使得爸爸彷佛动辄得咎般不知如何是好。精神科医生表示,家庭中的每个角色在面对宝 宝到来这件事并非有着同样感受,因此在适应方法上也各自不同,但适应过程中找寻沟通管道以及支持系统对众人而言是绝对必须的。
宝宝出生前 必做6大规划
事实上,适应角色的功课可在怀孕期间甚至计划怀孕时便进行,除了让家人间的顾虑能够被了解外,在讨论的过程中,也会让众人进入准备状态,便较不容易在宝宝出生后感到生活产生“突然”的变化。心理咨询师建议新手爸爸妈妈,在宝宝出生前有6件事情,必须事先做思考与规划:
规划1—时间分配
1. 工作与私人时间的完美切割。
2.考虑每周生活与休闲的时间,提升生活质量。
3. 每日、每周固定陪伴伴侣与家人的时间应如何分配,别让家人产生各自为政的感受,而是积极参与家庭生活的大小事。
4.与家人讨论每个人自我相处的时间,适时让自己沉淀心情,增加心灵健康指数。
规划2—经济分担
预先规划、准备未来宝宝日常生活以及家庭可能所需的支出,节流之余也可考虑如何开源。
规划3—环境转换
也许之前的两人世界会因为考虑到家庭安全问题、生活空间等环境问题而面临换屋、购(换)车等抉择。
规划4—主要照顾者人选
为避免将来针对宝宝的教养问题,造成家人之间的嫌隙,建议主要照顾者的人选应在产前就做良善的讨论并确定,未来也将以主要照顾者的照顾方式为主,其余意见为辅。
规划5—教养、教育决策
包括尿布、奶粉的选择、饮食习惯以及学前教育等教养问题,家人都应尊重主要照顾者的决定,可给予意见或共同讨论,但除主要照顾者外,其他人不应过度干预。
规划6—夫妻性生活的重新安排
尽管宝宝出生之后,夫妻俩的时间与生活质量难免被压缩,因此事先规划产后夫妻间单独相处的时间便显得格外重要。
丈夫+爸爸=?
心理功能
由于爸爸不如妈妈会亲身体验身体变化,可能会在见到宝宝之后才突然有了一种自己已经为人父的感受,且除了须适应角色转变外,爸爸同时也会因为必须同时与太太维护亲密关系,另一方面又得满足宝宝的各种生理需求,容易在适应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
社会功能
当爸爸多了一个“父亲”角色,在职场、人际关系中皆多背负了一项“社会期待”,期待“父亲”的角色能被完美诠释,提供家人优良的生活质量,但在自我与众人期待下,可能也会让爸爸感到压力过大的困扰。
家庭功能
除了可能因为爸爸为家中经济主要来源,而需面对家庭经济需求增加,而承担更多的经济压力,也难免需要承接妈妈在家中一手包办照顾宝宝工作,与宝宝为伍一整天后可能产生精神与情绪压力。
自我功能
原本打网游、看球赛的自我休闲时间随着宝宝的到来出现下降的趋势,甚至影响到爸爸的社交情形;在生活中情绪、压力之外,尚需要分担家务;或者深深感觉到妈妈的注意力完全转移到宝宝身上,对爸爸却是用“管”的方式,而易让爸爸对于自我功能产生疑惑。
建议事项
心理咨询师建议,每个人都应该懂得自我察觉,观察自己情绪的转变,才能在压力不堪负荷的第一时间寻求专业协助。此外,爸爸也应学习简化繁琐的事物、放宽自己对生活、家事的标准,并且建立支持系统(如伴侣、父母、朋友等),让家人能够陪伴你面对每一堂人生课题。
精神科医生也表示,爸爸必须要有和妈妈一起带小孩的心理准备,而不是认为男生的工作是赚钱;小孩则是妈妈的责任。在家庭关系中若爸爸能与妈妈一 同陪伴、照顾宝宝,不仅能够提升亲子关系,并且让夫妻间的注意力与话题皆有所交集,别让宝宝成为夫妻间的冲突来源,而是润滑剂。
妻子+妈妈=?
心理功能
孕期的身体改变,让妈妈容易因为生理影响心理,因此若能预先了解孕期可能会有的改变,便能预先做心理建设,将生理带给心理的不适应感降至最低。 产后若是妈妈自己带宝宝,也可能会因为心力的消耗而让妈妈倍感疲累,假如妈妈的支持系统不够健全,让妈妈对自己的期待过高却又感觉家人也帮不上忙,夫妻 (家庭)关系便容易变得紧绷。
社会功能
当“妈妈”的身分加诸于身,除了也有要将宝宝照顾得无微不至的“社会期待”外,妈妈同时也必须承受来自公婆的心理压力,例如对于教养方式的不同、习惯与认知差异等,都需要慢慢沟通、彼此理解,以取得对宝宝最好的解决方式。
家庭功能
来自另一半的期待,时常在产后带给妈妈不少的心理压力。例如“把宝宝顾好有这么难吗?”“你一整天在家没事做,怎么不把家里整理一下?”这类的话,在妈妈听起来可是非常刺耳,爸爸妈妈应体谅双方的工作内容,不支薪的工作不代表比较轻松。
自我功能
自从宝宝出生之后,许多妈妈花了大量心力在照顾宝宝,不仅牺牲自我休闲的时间,减少甚至拒绝与朋友外出放松心情,这同时是妈妈自己如何看待“母 亲”这个角色所造成的影响,当妈妈对自我期待过高,可能会造成反效果,因此清楚的规划、适度调整每日(周)行程, 提供自己喘息的时间与空间。
建议事项
精神科医生建议,妈妈应给予自己犯错的空间,适时寻求支持系统的协助,毕竟没有人天生就会当妈妈,不让自己处于高压状态,就多了呼吸的空间,当 您看见自己每天的进步,暴躁易怒的情绪问题也将不复见。另外,面对与长辈的冲突,妈妈应设身处地思考,尽量将摩擦冷处理,但对您坚持的主张只需采取温和却 坚定的表现方式即可。
心理咨询师表示,在规划自我休闲时间、懂得自我察觉以及简化繁琐事务外,妈妈同时需学习如何平衡施与受,您必须是Giver,也是Taker。 另外,爸爸也是宝宝的亲人,不能因为爸爸看起来比较粗枝大叶而抗拒让爸爸加入照顾宝宝的行列,你们是一种共同关系,应是以伙伴角色进行彼此合作的状态。
婆婆&公公+外婆&外公=?
心理功能
儿子的成家立业,让婆婆对于儿媳的婚姻有着期待,并进一步在孙子出生后,除婚姻外也开始对孙子的教养方式以及外人的眼光有着好的期待,但这些立意良好的期待,却可能促使婆婆不自觉地从观望者变成参与者,而这些期待,却可能会带给下一辈不少的压力。
社会功能
若宝宝的照顾工作因为父母皆须在外工作,而落到婆婆的身上,角色立刻被赋予照顾他人的责任感,无疑也带给可能已届龄退休的婆婆生活上的重心。
自我功能
原本闲赋在家的退休生活,因为宝宝的加入而让婆婆找到可参与的新的生活事件,社会角色也应为(协助)照顾着的角色而被赋予责任。
建议事项
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皆表示,除夫妻以外的角色,都应有认知自己为协助照顾者的角色而非主要照顾者的能力,当然更不是指令照做的主从关系,当 然适时的给予意见参考很重要,但对于夫妻间的生活与教养方式,长辈更应给予高度的弹性,太过主导、保护的介入,其实也是剥夺了新手爸妈学习犯错的机会。
小叮咛
精神科医生建议新手爸妈,若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长辈主动提供意见,在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其实可以宽心看待,假如宝宝能够适应这么多人的爱心与照顾方式,也可能表示着宝宝有着随和、好相处的气质。
不论长辈提供的意见是否被您采纳,都建议不定时的送礼或口头表达感谢之意,平时礼节若做足,在讨论照顾宝宝或是其他生活细节时,相信在沟通上便能更和谐愉悦的进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