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一测你的自然产几率有多高?
自己生固然好处多多,不过可不是每个准妈妈都能自然产成功呢!不知道多少个信誓旦旦的准妈妈或是临阵脱逃或是身体承受不了而举手投降呢!是否能够自然产宝宝,是准妈妈的身体机能各项指标的综合实力的体现哦。
自然产几率测测看
想知道你能否自然产吗?测测你的自然产几率有多高吧!
现在每个准妈妈的初始分值都是60分。从Q1~Q9,依次选择你属于的选项并相应的增加或减少初始分值,得到最后分值。
1 你现在的年龄
A 20~25(+3)
B 26~29(+5)
C 30~35(-3)
D 35以上(-5)
2 你现在的体重比孕前增加多少?
A 10~12千克(+5)
B 13~15千克(2)
C 16~20千克(-5)
D 20千克以上(-8)
3 是否有过流产的经历?
A 从未(+5)
B 一次(-5)
C 一次以上(-10)
4 你的怀孕期间是否出现过妊娠综合征,如妊娠高血压、妊娠高血糖等症状?
A 从未(+5)
B 有,但很轻微(-5)
C 有,症状较明显(-10)
5 你是否定时做产前检查?
A 是,一次也没错过(+5)
B 偶尔偷过懒(-2)
C 只是偶尔去(-5)
6 你在怀孕期间胎位不正的情况是否出现过?
A 从未(+5)
B 有,在怀孕30周前,已经自动纠正了(-2)
C 有,30周后没有自动纠正(-5)
7 你在孕检时,测试骨盆的大小、形态正常吗?
A 骨盆形态有轻微异常,骨盆大小数值正常(+5)
B 骨盆形态正常,但是小于正常形态数值(-5)
C 骨盆形态和骨盆大小数值均出现异常(-10)
8 你在怀孕过程中是否坚持锻炼身体,做孕期体操?
A 是,每天坚持锻炼(+3)
B 还可以(+0)
C 锻炼,但次数不多(-2)
D 从未做过体操(-5)
9 1尔在分娩时,宫缩是否有力?
A 非常有力(+5)
B 宫缩缓慢有力(+2)
C 宫缩无力(-0)
6个因素影响自然产
年龄很关键
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25~29岁,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女性自然产可能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妊娠与分娩的危险系数升高。首先,年龄过大,产道和会阴、骨盆的关节变硬,不易扩张,子宫的收缩力和阴道的伸张力也较差,分娩时间延长,容易发生难产。其次准妈妈年龄越大,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并发症的机会越多,需要剖宫产干预的机会越多。
控制好体重
宝宝的体重超过4000克,准妈妈的难产率会大大增加。“大宝宝”的产生与准妈妈脂肪摄入过多、身体锻炼偏少有关。准妈妈若患有糖尿病,也会导致宝宝长得大而肥胖。理想的怀孕体重在孕早期怀孕3个月以内增加2千克,中期怀孕3~6个月和末期怀孕7~9个月各增加5千克,前后共12千克左右为宜。如果整个孕期增加20千克以上,就有可能使宝宝长得过大,从而造成难产。
坚持做孕期保健操
孕期体操不但有利于控制孕期体重,还有利于顺利分娩,这是因为体操锻炼可以增加腹肌、腰背肌和骨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使关节、韧带松弛柔软,有助于分娩时肌肉放松,减少产道的阻力,使宝宝能较快地通过产道。
准妈妈在练体操时要注意运动时间、运动量、热身准备,防止过度疲劳和避免宫缩。此外,有习惯性流产史、早产史、此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或严重内科并发症的准妈妈不宜进行孕期体操。
定时做检查
准妈妈定期做产前检查的规定,是按照胎儿发育和母体生理变化特点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查看宝宝发育和准妈妈健康情况,以便于早期发现问题,及早纠正和治疗。
及时纠正异常胎位
在孕7个月前发现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强观察即可。因为在妊娠30周前,宝宝相对子宫来说还小,而且准妈妈宫内羊水较多,胎儿有活动的余地,会自行纠正胎位。若在妊娠30~34周还是胎位不正时,就需要医生帮忙矫正了。
充分的思想准备
生产的疼痛在所难免,所以准妈妈在产前要有信心,在精神上和身体上做好准备,用愉快的心情来迎接可爱宝宝的诞生,准爸爸也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怀,所以准妈妈没有必要特别担心和害怕。
预产期前2周,准妈妈需要保持正常的生活和睡眠,吃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为分娩准备充足的体力。临产前,准妈妈要保持心情稳定,一旦宫缩开始,应坚定信心,相信自己能在医生和助产士的帮助下顺利地分娩。
准妈妈自然产情况 :
得分90~100分
你的身体机能很棒哦!如果不出意外的情况,自然产宝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放宽心。
得分75~89分
你的身体基本符合自然产的要求,只要在孕前没有严重的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妇科炎症,孕期没有出现严重的妊娠高血压、高血糖症状,完全可以自然产。
得分60~74分
得分在此阶段的准妈妈选择自然产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也不是不可行,是否选择自然产,应当与自己的医师协商,全面检查身体是否可以进行自然产。
得分50~59分
你的身体条件,不可以贸然的选择自然产,比较稳妥的情况下还应当选择剖宫产,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得分50分以下
你的身体条件完全不适合自然产。自然产可能会产生风险。(文/玛丽医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