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剖腹产易增加大出血的机率
剖腹产比例在中国多年来持续攀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大多数人只能生一个孩子,孕妇没有生第二个或更多孩子的可能和意愿,在此情况下,子宫成了“一次性消费”的器官,没必要珍惜,剖腹产对子宫的创伤也就无须介意。此外,中国女性初育年龄的不断延迟,使得高危妊娠比例增加,也增加了剖腹产的使用率。
孕妇自己的态度是剖腹产比例增高的重要原因。年轻一代孕妇娇气、怕疼,不愿忍受自然生产长时、痛苦的过程,又怕自然生产影响体形和性爱,所以很多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剖”。但是,这些女性所不知道的是,顺产后经过一段时间,阴道弹性就可以自然恢复,并不会影响性生活。而且,自然生产过的妇女内分泌更加平衡,在她们中老年以后,阴道萎缩会相对较轻,性生活质量比经历剖腹产的人反而更高。另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现象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孕妇盲目加大营养摄入,这样,她们孕育出“巨大儿”的比例就增加。由于营养过剩,孕妇产道的脂肪多,也会对自然分娩带来不利影响,最后导致采用剖腹产。
怀孕是最重要的生理过程,其尾声就是高潮,剖腹产等于舍弃了这一“生命序曲”中最为关键的“乐章”,对母婴都是不利的。对产妇来说,剖腹产手术增加了大出血和感染的机会,也增加了麻醉及手术意外、羊水栓塞的风险,而且不利于妇女的内分泌平衡,还会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的发病率。
有人误以为,自然生产的产道挤压对孩子不利,而经剖腹产出生的孩子更聪明。其实结果恰恰相反。自然生产时,胎儿受压的同时也对脑部血管循环加强刺激,而且,挤压是必要的触觉和本体感的学习。自然分娩时,产道挤压可将积存的胎儿肺内以及鼻、口中的羊水和粘液挤出。而在剖腹产时,小儿胸部未受挤压,易出现缺氧,使婴儿的大脑发育受到损害,影响智商和运动功能。此外,由于孩子未经产道挤压,其肺液不能充分排出,易患上“湿肺”,引发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等并发症。可以说,剖腹产让胎儿丧失了人生的最重要的“训练”机会,他们未经“训练”就要“直面惨淡的人生”。
自然生产中另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过程是,孩子经历母亲阴道中大量乳酸杆菌的“洗礼”,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免疫接种”。这些益生菌及早在新生儿无菌的消化道里“安营扎寨”、占领优势,然后形成多样化菌群,保持菌群平衡。而剖腹产的新生儿错过了最重要的“免疫接种”,他们的消化道让来自皮肤的金葡球菌等“卡位”,形成多样化菌群的速度比较缓慢,甚至到7岁时仍与顺产儿有差别。免疫系统的形成落后了一步,会造成一辈子的影响,使他们抗感染能力弱、易感冒,过敏、哮喘等疾病的发病率高。
尽管如此,有人会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生辰八字”而选择做剖腹产。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为了追求虚渺的“天时”(好的生辰),却去破坏“地利”,实在是不明智的做法!
“宫内3天,宫外1年”,子宫内的发育分秒都很重要,在母体内没有完成的某些发育,在出生之后是很难补偿的。剖腹产让孩子提前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出生,导致医源性早产,可以引发一系列早产儿并发症,如颅内出血、视网膜病或其他残疾,甚至死亡。
从医院方面来讲,剖腹产的过程“短平快”,医疗责任轻,且收入更高,这也导致了医生不能严格按照剖腹产的适应症去选择手术,助长了滥用剖腹产的风气。
如一些临床医生所估计,中国50%以上的孩子是经剖腹产出生的,这意味着至少一半人口是有“出生缺陷”的。那么,今后中国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精神疾患等发病率将会很高。而那时,中国又恰好到了劳动力短缺、老龄化严重的时期。中国多年来一直提倡“优生优育”,但仅就滥用剖腹产而言,实际造成的结果却是:既不“优生”,又不“优育”。
按照医学的观点,经过产道出生才是“正道”,而中国有太多的孩子在来到人世的时候父母就为他们做主,肆意选择剖腹产的“邪道”——这不仅是对现代医学准则的蔑视,也是对社会心态的一种绝妙讽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