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情绪暴躁殃及胎儿健康
1.孕妇的自我调整
孕妇要努力跳出个人小圈子,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多参加社会活动,出外游玩。随着精神的放松,心情也会随之变得开朗起来,平日里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寻找乐趣,怀孕之后也可以。多和乐观开朗的人接触,多与人交流思想,敞开胸怀,开阔视野,有助于消除内心忧郁的症结。多做一些适当的文体活动,如下棋、唱歌、欣赏优美轻松的音乐,这些活动都十分有助于调节人的情感。总之,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是克服忧郁心理的基础。
2.丈夫的体谅理解
丈夫不能被妻子忧郁的情绪所感染,相反要多体谅和理解妻子。妻子情绪上的变化,很大程度是由生理上的变化引起的,绝对不要瞎猜疑,是不是你们之间的感情出了什么问题?是不是妻子对现有的生活不满意?面对情绪低落的妻子,丈夫要尽量多陪妻子做一些开心的事,和妻子一起读有关书籍,欣赏音乐,和妻子到户外重温一下恋爱时的梦。这样既可以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也会使妻子心里充满爱意和甜蜜,妻子的这种情感会随时传递给腹内的胎儿,使胎儿在一片爱心中茁壮成长。
丈夫要尽量表现出温柔和温馨,引导妻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多为孩子着想,因为忧郁的情绪对胎儿的发育没有什么好处。
温馨提醒:孕妇的心理活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这些都会影响到孕妇的身体健康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分娩过程的进展,从而导致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消除心烦气躁之火
怀孕之后,多数孕妇会有程度不同的妊娠反应,如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妊娠反应大多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往往会弄得孕妇心情恶劣,烦闷不堪。同时还会有气闷和腹胀、腰痛等不适感觉。
如果是在做好了怀孕的准备之下而怀孕的话,还有可能尽力的克服妊娠所带来的反应。而对于那些没有思想准备就怀孕的妇女,难免心烦气躁了起来,甚至产生埋怨心理,向家人发火,弄得家人不知所措。要消除消除心烦气躁之火应从两方面着手:
1.孕妇的自我调整
孕妇应正确认识妊娠反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保持心理平衡。平日多想一些愉
快的事,多读一些轻松、幽默的书籍,多看一些喜剧片和动画片,这样会缓解一些心理上的烦躁情绪。妊娠呕吐多是由神经系统紊乱、精神过度紧张造成的。每天到环境幽雅的地方散散步,和朋友聊聊天,精神上的放松,可使孕妇体内循环畅通,从而减轻妊娠的不良反应,使孕妇的烦躁心理变得平静。
2.丈夫的体贴照料
当看到妻子烦躁不安的时候,丈夫要从多方面体贴和照料妻子,既要在物质上多下工夫,又要在精神上给予安抚和宽慰。丈夫要多为妻子准备一些适口、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丈夫还要尽量说些风趣的话,讲些幽默的故事和笑话,使妻子心情开朗。丈夫在这个时候可别计较妻子的“无名之火”,千万不能和妻子一般计较。要多陪妻子散步,让她多呼吸点新鲜空气,这样对胎儿也大有益处。丈夫的体贴照料,是妻子消除烦躁心理最有效良药。
暴躁心理要不得
暴躁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痛苦和压抑毫无道理的释放。有的妇女怀孕后,有时性格变得很坏,好发脾气,易动怒,喜欢和丈夫或他人找碴儿吵架,弄得与丈夫、与他人关系紧张。
1.情绪暴躁的危害
发怒会导致孕妇体内血液中白细胞减少,从而降低肌体的免疫能力,使后代的抗病能力减弱。如果母亲在胎儿口腔顶和上颌骨形成的第7~10周时经常发怒,会造成胎儿腭裂和兔唇。
孕妇脾气暴躁,这不仅有害于自身的健康,而且殃及胎儿。孕妇发怒时,血液中的激素和有害化学物质浓度会剧增,并通过“胎盘屏障”进入羊膜,使胎儿直接受害。因此,孕妇发怒,贻害无穷。
2.孕妇调整自我情绪
怀孕是一段漫长的日子,期间难免遇到让自己气恼的事。当遇到令人气愤的事情,先不必急躁。发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还会伤害自身,危及胎儿。因此,不要到处发火。
(1)发火之前,还是先克制一下。这会使气愤的心理得到缓解。
(2)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看看电影、听听音乐、散散步、做做操,都会使精神放松,头脑冷静。
(3)提高自身修养。能否保证遇事不怒,这与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品德修养密切相关。在孕期的妇女,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身的优秀品质、完善的人格来影响腹中的胎儿,进而提高胎儿的日后心理素质。
3.丈夫做好疏通工作
如果妻子孕后爱发脾气,好找碴儿和自己吵架,丈夫千万不要拉开架式和妻子吵。丈夫要理解妻子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心理。当妻子发脾气的时候,丈夫理当先克制自己,然后劝妻子克制。丈夫要多给妻子摆事实,讲道理,疏通妻子心中的郁闷。同时,丈夫要多开动脑筋,丰富妻子的业余生活,提高妻子的处世能力。对于发怒的害处,尤其是对胎儿的害处,丈夫要多加提醒,相信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的。
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发脾气的。孕妇也是,虽然她们发脾气的缘由可能很难找,但是如果你是细心的丈夫,总会发现一点引起妻子发火的蛛丝马迹。丈夫要尽量避免让妻子受到这种强烈刺激,多创造缓解妻子紧张情绪的外环境,引导妻子学会自我放松和自我平衡。
温馨提醒:一个人爱发怒,这跟人成长的环境有关系,如果父母脾气暴躁的话,子女也容易养成暴躁的性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