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发音观情绪

  目的:了解孩子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发声特点。

  方法:情绪是孩子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前适应生存的重要工具,也是孩子人际交往的手段。孩子通过哭、笑、声音的变化和面部表情,向爸爸妈妈传达自己的喜悦、高兴、难受、难过等感受和需求。我的孩子高兴吗?快乐吗?愉快吗?舒适吗?这些都是爸爸妈妈想了解和需要了解的。如何去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只要你有意地、经常地、留心地去观察,你就会了解你的孩子的情绪变化。

  当你和孩子玩耍,和他逗笑时,你仔细听一听、用心地观察孩子在愉快的情绪状态下的声音和表情。

  当孩子美滋滋吃饱奶,自己舒适地玩耍,当孩子躺在你的怀抱中注视着你时,你仔细听一听、用心地观察孩子在满足的情绪状态下的声音和表情。

  当孩子一个人玩耍时听到你的脚步声,听到你的叫唤声,听到你配奶的响声,看见你向他走来的身影时,你仔细听一听,用心地观察孩子在期待的情绪状态下的声音和表情。

  当孩子饿了你还来不及给他喂奶,拉大便小便尿布湿了你还没有给他换洗,在高兴的玩耍时玩具被拿走,想要你抱他时你转身离开时,你仔细听一听,用心地观察孩子在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下的声音和面部表情。

  爱心提示:孩子一出生就有原始的情绪反应,其情绪反应主要是愉快和不愉快两种,3~4个月逐渐会分化出愉快、愤怒、悲伤、惊奇、厌恶和恐惧6种情绪反应。这些情绪是人类所具有的最基本的情绪反应。刚出生的孩子的情绪反应与他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联,如孩子饿了、尿布潮湿、冷了、热了就会引起不愉快情绪,就会哭,四肢舞动;吃饱了,换上干净尿布、舒服了,孩子就愉快了,会立即停止哭声,就会安静下来,甚至会微笑;当打针或身体有疼痛刺激时,会引起孩子痛苦的情绪;当闻到不喜欢的气味时,会出现厌恶的情绪;2个月时当他被弄疼了,不舒服了,动作受到限制了,玩具被抢走了,孩子会产生愤怒情绪;3~4个月时当爸爸妈妈和孩子玩得高兴时你突然离去,孩子会出现悲伤的情绪;当爸爸妈妈不在时,如果一个陌生人手持注射器或一只大白鼠突然出现,孩子会表现害怕的情绪;当看到新奇的事物,如让看一只漂亮的小鸟在唱歌或小鱼在游泳,孩子会有惊奇的表现。

  爸爸妈妈要学会及时地感受孩子的情绪变化,并要懂得孩子在各种情绪状态所表达的需求,从而能让你及时发现孩子的喂养、护理、环境、身体健康、心理状态等方面是否正常,对孩子是否适宜,才能给予及时的调整。特别是发现孩子发出不愉快的声音时,可引导你及时找出和消除让孩子感到不愉快的原因,以满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从而调整与孩子的交往方式和做法,为孩子构建快乐的生活方式。这样也会让孩子更多时间处于愉快的状态下,让孩子有更多的喜悦、欢乐和幸福的体验,培养孩子有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少的消极情绪产生,引导孩子的情绪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孩子能否了解、表达、掌控自己的情绪也直接影响到孩子智商(IQ)和情商(EQ)的发展。而孩子的各种情绪的形成和发展与孩子本身的气质特点有关,又受孩子生长的环境影响,还是爸爸妈妈及其他抚养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你怎么对孩子,孩子就会有什么表现,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个性特点。你温柔地爱护孩子,孩子就会是善良温和的,你粗暴地忽视孩子,孩子就会是冷漠无情的,甚至是残暴和反社会的。所以爸爸妈妈不可小视观察和了解孩子情绪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据观察,最早满3个月(多数4个半月,最迟7个月)孩子会在愉快时、不愉快时、满意时、渴望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因此,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地、仔细地去观察孩子在不同状态下的声音和表情特点,从而更好地了解和及时地满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让孩子能快乐和健康地成长。

  如果你的孩子对人、对事反应淡漠或缺乏,如在3个月时还无法与爸爸妈妈进行眼神交流,眼睛从来不与爸爸妈妈对视;在8个月时爸爸妈妈叫他的名字,他不会注视或回头找爸爸妈妈;1周岁还听不懂爸爸妈妈的话,也无法识别爸爸妈妈的手势,没有情感表达等表现,你就要引起注意了,要警惕孩子是否中有自闭症的早期表现。要多关注孩子,多和孩子一起玩耍,必要时最好到专科医院进行儿童自闭症的筛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