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角质”学美不起来 带你走进“角质”学
不懂“角质“学美不起来 带你走进“角质”学
看看熟悉又陌生的“角质”
1.“角质”是什么?
“角质”其实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死皮。它是属于我们皮肤表皮层中的最外层,主要成分是软性角质蛋白,具有较强的吸水性,防御外来刺激物的渗入。角质层过厚皮肤会发黄,因为它含有胡萝卜素,过厚还会影响营养的吸收!科学研究表面,人体表皮的角质层经过约28天的周期实现新陈代谢,因此通过去角质清除掉皮肤表层的老化或死亡細胞,促进新细胞的产生,可以让肌肤看起來更柔嫩光滑。
2.“角质”也需保护?
既然角质是皮肤的最外层,用来保护皮肤,预防外来刺激,那么还要用保养品吗?简单说,正确使用保养品能“维护肌肤屏障”,更好保护皮肤。所以说,保养品一定要随季节更迭,不是一成不变。尤其在皮肤出了问题,或处在恶劣气候(极寒、干燥、酷热、烈日),肌肤屏障遭破坏,防护力减弱时,更需加强保养修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夏天在海边很容易晒脱皮,防晒能保护肌肤。
#p#副标题#e#
“角质”的受伤多为人为影响
3.为什么要去“角质”?
“角质”如此重要,为什么还要去“角质”?正如刚刚所说,人体代谢周期为28天,我们的角质也是28天进行代谢、正常脱落。正常健康的肌肤不需要特别进行去角质的工作,但当角质代谢较慢,甚至是肌肤生病的时候,比如肤色不均、暗沉、保水度不佳,保养品不易吸收等,就需要借助一些方法来去除早该剥落的老废角质。而暗疮、痘痘肌,也需要定期去角质,以帮助疏通毛孔,让角质更好的代谢。
4.“角质”怎么会受伤?
定期去角质可以有,过度去角质万万不能。“角质”受伤,大多是因为护肤错误造成的。如乱用去角质产品,过度卸妆、清洁。我们的清洁产品要用弱酸性,而非碱性的,现在流行用洁面皂,请买前确认是否真是“皂”,如是“皂”就别买了,因为“皂”一定是碱性的会破坏肌肤屏障。卸妆会去掉一层“角质”,碱性清洁品也会去掉一层“角质”,专业去角质产品更能深度去除“角质”,每去掉一层“角质”,就少了一层肌肤屏障,肌肤就更脆弱了一些。如果以去角质而获得肌肤的水嫩光亮,就如同饮鸠止渴,肌肤会在你一次又一次的去 “角质”后变得越来越敏感。
要盲目去“角质”
5.你是什么肌肤,请对症去“角质”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脸部肤质。如果肤质属于干性或敏感性,不特别去角质都没有关系,如果想做的话,记住选择温和的去角质产品,大约1~2周进行一次即可。若担心去角质产品引起过敏反应,可以先询问专业的皮肤科医师,或是先用在手肘内侧,无过敏反应时再用于脸上。
至于油性肌肤者,尤其在夏天容易出油,角质产生的速度也会比中、干性的人快一些,一周大约可进行1~2次。
如果你是混合性肌肤,较油的T字及下巴部位可按照油性肌肤的方式处理,较干的两颊则比照干性肌肤。
#p#副标题#e#
改用弱酸性的洗面品对你的“角质”有好处
这样去“角质”你的皮肤只会越来越差
元凶一:去脂力过强的卸妆洁面产品
你是否喜欢用“深层卸妆”、“深层清洁”产品,而且还要使劲揉搓面部,不然觉得洗不干净?你的“角质”在你毫不知情下,被磨薄了。
改“邪”归正这样做:改选用弱酸性的洗面品;如果是碱性洁面品,每次洗脸要减少洗面奶的用量。
高浓度酒精、高起泡性化妆水使用都要小心
元凶二:含量比例过高的化妆水
含有高浓度酒精的化妆水:去脂力强,造成细胞间脂质的流失;高起泡性化妆水:所含界面活性剂比例太高,长期浸润角质与细胞间脂质,令角质崩离,脂质防护力减弱。
改“邪”归正这样做:当然是尽量避免这两种化妆水啦!怎样鉴别?是否含有高含量酒精成分,闻一下可以鉴定。另一类型化妆水,买前先摇摇,起泡丰富且10分钟后泡沫依然很多,说明含高比例界面活性剂,最好别买。
元凶三:高效高渗透类产品
为了能让产品尽快显现功效,通常会添加渗透助剂(经典的助渗透剂有Ethoxydiglycol、Azone,虽说是低细胞毒性的安全成分,但不能改变其溶剂的身份,对“角质”有一定的破坏力),不建议长期使用。
改“邪”归正这样做:高效能又诉求高渗透的产品,最好局部使用,如祛斑祛皱精华。或者一段时间密集使用,然后让肌肤休息一段时间后再用。
#p#副标题#e#
不是所有叫酸的产品,都属于酸类
元凶四:偏酸类产品
大家有个误区,认为果酸一定会过度去“角质”。其实,不是所有叫酸的产品,都属于酸类。pH值(酸碱度)低于4.0的产品,才属于偏酸类的。果酸类产品不一定pH值就都低于4.0,所以说不是所有果酸类都会造成过度去角质的问题。
改“邪”归正这样做:购买产品前询问产品的pH值,看新浪女性的产品评测,回家使用产品前测试酸碱度。
拒绝很香的美妆品
元凶五:很香的美妆品
化妆品研发出来的味道,要么极度难闻,要么没有味道(没有味道也会让咱们的鼻子受不了)。但为了香味所添加的香料对皮肤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带来刺激和负担。且香料分子体积小、渗透性强,很容易渗进“角质”。
改“邪”归正这样做:低香味的产品比较安全,特别香的产品要杜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