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高峰引发产后抑郁潮(图)

副标题#e#

  “很烦,一眼都不想看他!”也许你想不到,这是28岁的汤女士对自己出生不足1个月的孩子的真实想法——“因为我伤口很疼,因为他又哭又闹,因为我每两小时喂一次奶,没有昼夜。真是生不如死!”汤女士呜呜地哭着说,“可我当初真是满心欢喜盼着他出生,现在怎么会是这样子?”

  “这是典型的产后抑郁,应及时就诊。”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詹淑琴告诉记者。“金猪年”一说导致今年将有15万产妇,比去年增加近3万。

  随着新一轮生育高峰带来的抑郁潮,专家呼吁产房要重视专业心理陪护。

  医院现场:产房内产妇蒙头大哭

  “产房里经常看到有些奇怪的产妇,一家人围着新生儿欢天喜地,唯独产妇阴沉着脸,要么发呆,要么动不动就冲着丈夫发脾气,没人的时候就抹眼泪,有的还用被子蒙住头大哭。”为产妇做护理的家政员赵阿姨说。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詹淑琴告诉记者,超过半数的产妇出现抑郁情绪。作为神经内科医师,她和同事们也经常被妇产科医生叫到产房去会诊。

  另类佐证:论坛成“怨妇”聚集地

  “这个论坛本来是用来交流育婴经验的,现在竟成了产妇们发泄情绪的地方。”母婴网站“红孩子”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网站的“育儿论坛”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怨妇”,“产后才看清婆婆原来这样不可理喻”、“看着这个孩子,我好无助啊,我都不知道能不能养活他!”等帖子随处可见。“红孩子”相关负责人表示,孕产妇抑郁情绪如此普遍,公司正考虑是否要开设针对抑郁孕产妇的心理咨询客服电话。

  专家释因:独生女妈妈失落感陡增

  除了激素分泌有变等传统因素之外,解放军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蒋虹认为,“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和生育的冲突”是导致目前产后抑郁高发的一大因素。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当妈妈的对孩子的期望值自然很高,抚养压力增大也是导致目前产后抑郁的突出因素。而此轮生育潮的主体多是由“80后”独生子女一代构成,蒋虹认为,独生子女群体独有的心理特点也是构成当前产后抑郁现状的原因之一。“从成长到结婚、怀孕和生育之前,她几乎一直都是家庭的中心,尤其是怀孕期间,父母、丈夫、公婆的宠爱集于一身,而一旦生完孩子,重心一下子都转移到新出生的孩子身上了,这时的产妇多少会有失落的心理。”

  记者调查:妇产医院并无专业心理医师

  “连(接待)正常妇产都忙不过来,哪儿顾得上产后抑郁?”一位多年从事妇产科工作的医生说。北京博雅育人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施承孙告诉记者,产后抑郁症仍停留在宣传普及阶段,医院普遍缺乏专业的心理医师。记者分别致电北京妇产医院、海淀妇幼保健院等医院,印证了该说法。安定医院的大夫刘杰告诉记者,该院接诊的为数不多的产后抑郁症患者,都是重症患者,“她们是在病情严重得失去自制力的情况下,才被家人送来的。”他举例说,一位患病产妇曾给小孩喂药企图杀死孩子并自杀,被强制送来治疗。专家提醒给予孕妇心理陪护北京博雅育人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施承孙提醒,因激素变化大,产妇对外界的刺激更敏感、脆弱,容易产生情绪变化,家人应多给予产妇关爱,注意其情绪变化,及时沟通和开导;而医护人员在目前条件下,也应尽可能给予产妇专业心理保健。 >>>产后抑郁,阴霾袭来

  延伸阅读: 如何预防产妇产后抑郁症

  张医生的同学喜得千金,张医生前去看望。推门进去,只见产妇一人坐在沙发上发呆,婴儿平搁在腿上,完全没有初为人母的欣喜和幸福。这是怎么回事呢?

  “产后抑郁症”是发生在产后的一种以抑郁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患。根据统计数字看,国内和国外的发病率差异很大,从3.5%~33%不等,这与研究的方法和诊断标准不同有关。

#p#副标题#e#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也是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一般认为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可能是导致发病的生物学基础,而分娩所带来的不适和疼痛、产前心理准备不充分导致的紧张和恐惧、加之产后情感的极度脆弱、对婴儿的期待、两代人护理方式的差异、从零开始学习的母亲角色、产后被关注中心的转移……都造成了产后的心理焦虑和不安,最终导致心理调节失去平衡。

  如果是轻度产后抑郁,会出现心情压抑,不愿见人或伤心,与家人关系紧张,对周围事情缺乏兴趣,焦虑易怒(尤其在夜间加重);如果比较严重,可出现自暴自弃,对人充满敌意,呼吸心跳加快,泌乳减少,厌食失眠消瘦,甚至出现自杀和杀婴的念头(曾经发生过这类悲剧)。

  什么样的产妇容易患产后抑郁症?有没有预防的办法呢?

  一般产后抑郁症容易发生在具有性格不成熟、内向、固执保守、敏感、情绪不稳定、社交能力不强、与人相处不融洽等个性特点的女性身上,一些孕妇对妊娠及分娩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或者本身患有躯体的疾病,或有精神疾病的家族史,或者在孕期或分娩期恰好遭遇工作或生活的打击,还有缺乏家庭、社会、尤其是丈夫的关心和帮助,都是发生产后抑郁症的诱因。

  预防主要依靠自身及家人。首先,在怀孕前就要做好生理及心理两方面的准备,学习妊娠和分娩的知识,系统地参加围产保健。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和产妇,医务人员和家庭都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提供更多的帮助,处理好生活方面的难题,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可能存在的心理压力—最常见的就是大家庭中对新生儿性别的过分期盼(丈夫是独子的要男孩传宗接代、都是男孩的想要女孩)。

  像文章前面所说的那位产妇,一直因自己是“高危产妇”而担心孩子各方面的健康,产后她的丈夫又不能常来陪伴,来了还常下楼抽烟,婆婆交待的保养方式也不合意,让她一点也感受不到应有的快慰和兴奋,却只有似乎与己无关的茫然。这种心境很容易罹患产后抑郁症。

  如果发生了产后抑郁症,需要家人和医生积极对待,轻者加强护理,给予一定的心理治疗,加用一些镇静剂;重者则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